渭南日报 记者 刘虹 通讯员 臧娜
4月19日,华州区高塘镇胡磊村主任张正允,正在村集体经济林里查看丹参长势。去年3月,胡磊村把村集体的180亩土地用来发展花椒产业,并在花椒树下套种中草药丹参,套种面积达125亩。
张正允介绍,丹参去年11月份就可以收了,由于去年年底多雨水,收割难度大,加上挖出来无法晒干,就一直没收。年初又遇上疫情,所以直到前段时间疫情好转才动工开挖。张正允说:“截止目前,丹参卖了17万元,剩余未挖的预计还能卖3万元左右。集体丹参产业,还带动胡磊村及周边70多户贫困户务工,务工期每人每天可增加收入50元。丹参很好管理,只需做好除草即可。即使不种丹参,花椒也要除草,花椒地里套丹参,可谓一举两得,一趟作业两次收入,大大提高了效益,拓宽了致富路子。”
因丹参好管理,在胡磊村带动下,堡里村、南侯村、寺前村、老年村、江村,今年都大力发展丹参产业。尤其江村,今年共套种了230多亩。其中贫困户有110户种植,面积达100多亩。剩余100多亩是江村的集体产业,共带动20户贫困户共同发展。
高塘镇副镇长李忠辉说:“我们镇近年来大力发展花椒产业,有几万亩花椒地。因花椒3年才挂果,为使土地有收益,镇党委决定采用长短产业结合的方式,种植林下经济,尽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经过调研对比,我们选中丹参。2018年11月在小村、拆头村和胡磊村共试种350亩,农户自己管理,平均亩产可达五六百斤,收入可达3500元,最高可达5400元。镇政府协调,由外地天史利公司提供丹参苗子,并签订收购协议,按每斤5元的价格回收,所以不用担心销路。目前全镇丹参面积已达1100余亩,贫困户种植面积达800余亩。”
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凤县大红袍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专项监督检查
当前正值凤县大红袍花椒采收期,为进一步加大地理标志产品运用和保护力度,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前部署,开展凤县大红袍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专项监督检查。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县林业局对凤县梅花瓣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凤县鼎宇农林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凤县伟鑫蕊种养殖农业合作社等14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0评论2023-08-061256
门头沟:花椒地里农耕忙 乡村振兴再起航
春雷响,万物长,门头沟区雁翅镇芹峪村的花椒地里生机勃勃生机,花椒树已经吐出了嫩芽,村民们在田间地头里忙碌着,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芹峪村的花椒地里,一排排高矮错落的花椒树长势喜人,一颗颗还未成熟的花椒果实在翠绿叶子的掩映下,时隐时现,数量比去年更多。村民告诉记者:“去年花椒树的顶端才到我腰部,
0评论2021-05-011455
韩城市芝阳镇弋家塬村:花椒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会(图)
眼下正是花椒冬季修剪时节,在韩城市芝阳镇弋家塬村千亩花椒提质增效示范园内,广大椒农们正忙着剪枝修枝、整理地膜,为来年花椒增产增收打好基础,趁着大家劳作间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冯世选围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村民身边鲜活生动的事例,就大家最关心的土地、产业、乡村振兴等话题,为党员群众们开展了一
0评论2020-12-21757
花椒地里套辣椒 “椒”相辉映是妙招
据务川县人民政府网消息 近年来,大坪街道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特色产业种植规模,全街道以林果、畜牧、蔬菜、中药材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大坪街道三坑村在花椒地里套种辣椒,已成为一道亮丽的产业风景线。三坑村是个典型的旱山村,坡多地少,粮食产量低,这里的人们多年来广种薄
0评论2020-05-09839
进入冬季前花椒地管理技术
花椒是-个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栽植管理方便,用途广泛,适应性较强的经济灌木树种。其椒皮既是食用调料,又是药用之料。椒籽可榨油食用,亦是轻工业原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愈益增加。现就我县推广花椒大红袍良种和实施省政府花椒基地县过程中总结的育苗及丰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花椒适应自然条件
0评论2019-11-026240
韩城大红袍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保护地理标志产品韩城大红袍花椒,规范韩城大红袍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使用及韩城大红袍花椒
0评论2019-02-032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