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花椒资讯首页 花椒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中国花椒网huajiao.cn花椒门户网站
花椒有机高产种植指导0913-5770082

韩城芝阳吕仲义的花椒致富路

2013-09-23 15:47IP属地 陕西渭南韩城0
 中广网北京9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致富天地》报道,在陕西省韩城市芝阳镇新花椒市场,到处是花椒堆起的小山,而这些花椒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大红袍”。改革开放以来,韩城市11个乡镇已成为花椒专业化生产乡镇,195个行政村成为花椒生产专业村,拥有栽植超过千株的花椒种植大户2万户,花椒产量突破1500万公斤,年收入突破3亿元。2011年,韩城大红袍花椒在全国花椒中第一个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创渭南商标之最,开全国花椒先河。 
  如今的韩城“大红袍”花椒虽然很出名,但在20多年以前,这里的花椒市场却还没有形成,甚至很少有人会想到要去做花椒生意,那么这个年轻的致富小伙儿怎么就想到要去做花椒生意呢?
  他叫吕仲义,是韩城当地有名的大红袍花椒销售大户,如今已成立韩城市仲义花椒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现在在韩城市芝阳镇新花椒市场拥有两处加工场地,厂房面积近千平方米,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拥有近百万资产。可谁也想象不到,二十年前,他只是一个推着自行车到乡下挨家挨户收购花椒的小贩。
  1992年,那时的韩城市并不像现在这样家家户户都种花椒。相反,当时韩城花椒的产量很少,大多数农民基本上还是靠种地为生,想出去做生意的人也不多,就算敢去做生意、闯市场,也只是卖卖棉花等农产品,几乎没有人想到卖花椒能赚钱,更别说冒着赔钱的风险去买花椒。“那会花椒少,每年种上麦子就没有花椒了,跟现在不一样。我们当时做这个生意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就是别人他不敢做这个生意,他看不到这个生意,我们做上了。” 吕仲义说。
  然而万事开头难,去收购花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能多收一些花椒,多挣一些钱,改变贫穷的命运,吕仲义经常要到其他村子里去收购,而且一天要跑好几个村子。由于路途遥远,收的花椒又比较多,他经常一去就是一天。虽然很辛苦,但是靠着比别人先一步的市场眼光,吕仲义率先抓住了商机,还是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成为当时村里最早靠着卖花椒挣到钱的人。“我们做的时候机会是很好的,那个时候我们这边的花椒很少,竞争力小,利润也可以,干活一天就是3、5块钱,一天我们收几十斤花椒,就可以赚几十块、成百块钱。” 吕仲义说道。
  别看能挣不少钱,当时他可是遭了不少罪。那时村里很少有人做生意,周围的人看他通过卖花椒来赚钱,不但对他的这种行为不理解,还经常在背后说三道四,为此,吕仲义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每次下乡时,他都得面对别人冷漠的眼光,硬着头皮下去收购。
  刚开始闯销路让吕仲义多少赚了一些钱,这让他感觉很兴奋,毕竟对于从小家境贫寒的他来说,卖来的这些钱已经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了。要说吕仲义就是敢闯,很多人都以为他只是在村里做生意。其实,从收购花椒时,吕仲义就把眼光投向了外省,对于他来说,哪里有商机,就要去哪里。 
吕仲义说:“我的经历和别人就不一样,最早的时候,我们渡船到山西那边,那是零售,那时货源少,花椒量很少很少。他需要,收几十斤,我们都把钱挣了,当时没人有这种意识。” 
  这小小的花椒市场硬是让吕仲义闯出来一条道,眼看花椒生意越来越好,可是吕仲义发现自己的效率慢慢变低了,这靠自行车来贩花椒,速度实在太慢了!关键是每次也托不了多少花椒,于是没过几年,他就狠了狠心,花了7000多块钱在村里第一个买了三轮车,另外他还花4000多元第一个安装起了固定电话。这么一来,虽然花了不少钱,可是也大大地降低了时间成本,而且还能与客户及时进行联系,更快地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这眼看越做越顺的生意,接下来却差点儿几次要了他的命。
  十二年前的一次经历,让吕仲义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虽然那时还是初冬,但是陕北的天气已经非常冷了,最低温度都在零下4度左右。吕仲义和他的搭档吕俊旺像往常一样忙活了一天,跑了几个村之后,为了多收一些花椒,他们又开着三轮车爬上了山,到了另一个比较偏远的村里,好不容易收完之后,天色已经不早了,看着满满一车红艳艳的花椒,闻着那股熟悉的浓烈的花椒香,两人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几天来难得的笑容。临走时已经到了晚上,山路又都不好走,几个农户都热心地挽留他们住一夜就走,但是一想到明天早上客户就要求交货,既然已经和人家提前说好了,那他就绝对不能失信于人,想了一下,他还是决定和搭档一块下山。但是,刚开出了一段路,突然下起了很大的雪,等他们快要下山的时候,雪已经足足下了一尺厚了。
  天黑后山路本来就不好走,这会还下起了大雪。眼看大雪越下越厚,原本就很窄的路变得更不好走。看着7、8里地长的陡峭山路,吕仲义、吕俊旺心里七上八下,打起了鼓。吕俊旺建设往回返。面对这种情景,说实话吕仲义心里也没谱,虽然几年跑花椒生意下来,大大小小的山路他也跑过不少,但眼下这种状况他心里还是很害怕,这么长又很陡的山路,万一没把握好速度,踩不好刹车,那后果不堪设想。但是一想到已经答应了客户明天一早就得交货,他还是坚持要开下去。
  “当时那个大哥说不敢走了,我说走!我给咱开上,你给咱拽上,他站在高处把那个花椒的绳子给抓住,我在前边开着,因为那里危险嘛。” 吕仲义说。两个人就这么一个拽着,一个在下边开着,短短几分钟的路,他却感觉像走了几年,直到开下山后,他手心里还都是汗。第二天,当他把收来的一车花椒交给客户,拿到钱后,吕仲义的心里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路虽艰险,但辛苦总算没白费啊!
  在韩城,虽然也有很多人是靠着花椒生意赚了钱,但是却很少有人能有连续合作十几年的客户。吕仲义做花椒生意已经近20年,他人如其名,重情重义,从一开始做花椒生意直到现在,一直都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和客户打交道,大到客商,小到椒贩,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拖欠过对方一分钱,每次只要和对方许下承诺,不管是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他都会保质保量,按时送货,及时付款。直到现在,他还有很多常年合作的客户,有的甚至已经合作了十几年,也正是因为他在当地被广为流传的极高的信誉让更多的客商主动找了上来,也获取了更多的商机。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把眼光投向花椒市场,花椒市场的竞争开始日趋激烈,吕仲义已经感到了竞争的压力,他觉得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只在固定的几个省市做花椒生意的话,那市场很难扩大,销路也很难打开,于是为了闯出自己的花椒品牌,吕仲义开始转变思路,把眼光投向了全国的市场,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花椒生意。主意一定,吕仲义便踏上了火车,开始到全国各地跑市场。对此,他的家人和朋友都没有反对,因为与吕仲义相处几十年的经验告诉他们,他们反对也没用,因为只要是他认准了的事情,可是谁都拦不住的。
  为了开拓更大的市场,吕仲义带上印好的几千张名片,开始坐上火车到全国各地跑客户、跑销路。很多地方他从来没去过,到了以后就先到当地的农贸市场,主动介绍自己的花椒品牌,只要遇到有愿意和他合作的客户,他就用心地记下来,并经常与对方保持联系,这让他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客户资源。
  在闯市场的这几年里,吕仲义虽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扩大了自己的花椒销路,但实际上并不是每次去跑市场都能成功。相反,由于当时很多外省客户对本地的花椒市场还不是很了解,很多时候拿着他送给的名片看一眼就扔了,在起初的几年里,吕仲义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是他从没因此就产生放弃的念头,反而越挫越勇。 
  在韩城大红袍花椒在全国打响之后,吕仲义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韩城的花椒终于也有自己的品牌了,以后到外地跑生意再也不用看到别人质疑的眼光。但是苦恼马上也随着而来,虽然有了这样一个特色品牌,但是毕竟在目前韩城,经营大红袍花椒的商户很多,而他又该靠什么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呢?打造出自己专有的花椒品牌,为此,吕仲义在在村里率先成立了仲义花椒专业合作社,开始了标准化、规范化经营生产。
  成立合作社之后,吕仲义又发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在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效益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以前从椒贩那里收来花椒以后都必须经过人工仔细的筛选,把花椒叶、花椒把儿摘除后,才能把货运给客户。但是那样的方式不仅繁重,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有时还有很多花椒不一定能被彻底摘除干净,再说随着花椒生意的不断做大,那种原始、落后的加工方式已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为了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他决定进行机械化加工生产,引进了一批花椒清选机。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淘汰了十几批这样的机器,每批机器的成本都高达上万元。
  原来只是陕西省韩城市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境贫寒,但在20年后,他成了韩城市第一批因销售花椒致富的村民,现在的他已经发展为韩城大红袍花椒的销售大户,不但拥有了近千平方米的厂房面积,而且还坐拥近百万资产,家里建起了400多平米的四合院,还买了两辆小车,而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敏锐的市场眼光和敢闯敢拼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其实商机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的只是一双善于发现商机的眼睛。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关岭“花椒+辣椒” 炒出亿元“小目标”
双节期间,当大多数人享受休闲时光时,关岭椒香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椒香源”)的生产车间却比平日更加忙碌:半自动封装机“咔嗒”作响,贴单员手指翻飞间,一个个快递面单精准贴附在包装盒上。在机器与人工的高效协同下,不同规格的快递件“拔地而起”,堆积成一座座“小山”。车间外,多家快递公司的货车排成长龙,工人们小跑着装车,将这些饱含“黔味”的包裹发往全国各地。“双节期间订单量还在上涨,我们增加了班次,才满足了供货需求。”该公司生产经理冯文政介绍。这种持续的火爆场面,源于椒香源2024年7月推出的一款名为“

0评论2025-10-133452

韩城市花椒采摘工作基本结束
当前,韩城市花椒采摘工作基本结束,受前期持续干旱天气影响,今年韩城市花椒产量较正常年份减产20%左右。价格方面,今年韩城市各品级花椒价格均较同期上涨每斤4-6元不等,特别是绿色有机高品质花椒近期价格上涨明显。目前,已进入花椒采摘后管理关键时期,花椒产业发展中心提醒广大椒农,秋汛期间做好椒园排涝及根腐病预防,雨后根据墒情及时开展深翻施肥和清园工作。

0评论2025-10-133699

凤县凤州镇人民政府2025年花椒油萃取项目招标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JGD-20250902项目名称:2025年花椒油萃取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4,000,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2025年花椒油萃取项目):合同包预算金额:14,000,000.00元合同包最高限价:13,96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1-1其他食品加工设备2025年花椒油萃取项目1(套)详见采购文件14,00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无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满足《

0评论2025-09-062356

从1987到2025,汉源贡椒的出圈记
“全县大搞开发性商品农业,大力发展花椒。花椒生产基地迅速扩大,县政府积极建立起花椒生产,注重提升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逐步构建起花椒生产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正是这一年,汉源花椒从田间地头的传统农副业,开始迈入产业现代化。事实上,汉源的花椒加工早在1979年就已起步——县内第一座花椒油厂的成立,标志着加工时代的萌芽。随着汉源花椒生产基地的扩大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一批以花椒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快速成长,形成“基地生产—加工增值—市场销售”相互促进的产业化格局。这便是花椒深加工的“破局”。如今,走进甘溪坝工

0评论2025-08-302356

临夏花椒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每日甘肃网8月29日讯据民族日报报道(临夏融媒记者 陈礼娟)时下,临夏花椒销售市场迎来“黄金期”,从田间采摘到收购发运,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创下近年来花椒销售最高价。截至目前,全州花椒累计销售量已达300万斤,实现收入1.2亿元。临夏花椒种植历史悠久,所产花椒颗粒饱满、色泽红艳、麻味醇厚,深受市场青睐。为进一步提升临夏花椒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州委、州政府连续两年举办花椒产销对接大会,吸引全国花椒产业专家学者、主产区行业领导及采购加工企业参加,成功搭建起品牌宣传推广和产销对接的优质平台,让临夏花椒走向

0评论2025-08-302356

韩城花椒深加工 开辟产业新天地
近日,韩城市花椒深加工领域实现新突破,首款花椒蛋白面皮成功面世,为产品矩阵注入新活力。花椒蛋白面皮的成功问世,是韩城花椒产业深入推进精深加工的生动体现。近年来,韩城市秉持全产业链发展理念,推动花椒产业从传统调味料生产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为康生物、金太阳、宏达等龙头企业发挥了带动作用,共同构建起韩城花椒深加工的强大产能与创新矩阵。在产品创新上,韩城花椒不断拓展应用边界,除花椒蛋白面皮外,“花椒普洱”“花椒白茶” 等 “韩城花椒茶” 系列产品凭温润辛香与独特回甘赢得多地高端茶客喜爱,成为畅

0评论2025-08-280

贵州175万亩花椒林撬动44亿元产值
8月25日,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红星村花椒基地里,连片的花椒树顺着山坡铺展,翠绿枝叶间缀满了青绿饱满的花椒果,空气中弥漫着独特而浓郁的椒麻香气。为避免花椒果实发黑影响品质,当地椒农摸索出了精准的采收节奏:每天清晨8点,天刚亮透就钻进椒林,双手握住树干轻轻摇晃,将叶片和果实上的露水抖得干干净净。等日头升高、林间潮气散尽,他们又背着竹篓回到地里,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花椒串剪下。红星村花椒基地。“我家有10多亩花椒林,今年长势特别好!一天能采近百斤鲜椒,按现在的收购价,每天入账五六百元。”红星村村民韦汉平

0评论2025-08-282356

金阳青花椒新鲜上市 吸引全国客商前来采购
8月下旬,在“中国青花椒第一县”四川凉山州金阳县,青花椒迎来销售旺季,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收购,现场交易火热。天刚蒙蒙亮,金阳县芦稿镇的青花椒集市已是人声鼎沸。来自全县各乡镇的椒农们,带着自家精心晾晒、品质上乘的干花椒,早早聚集到花椒交易地。一袋袋青花椒颗粒饱满、色泽翠绿,浓郁的麻香在空气中蔓延。收购商们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时而抓起一把青花椒,仔细查看其成色、品相以及含籽量,随后便与椒农就价格展开商讨。金阳县有“中国花椒之乡”的美誉,更被誉为“中国青花椒第一县”,其种植花椒的历史源远流长

0评论2025-08-282356

市场行情低迷 金阳青花椒如何应对?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农报眼 在“中国青花椒第一县”——凉山州金阳县,自7月中旬以来,青花椒特有的香味弥漫在一个个椒园里,青花椒已陆续开称。记者现场了解到,目前,质量较好的青花椒商家给出了高于市场价2-4元/斤的价格,整体行情有望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仍处近年低谷。金阳县面对近年来青花椒行情低迷的情况,通过打造出口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提质增效等措施,保护农户种植积极性,提高收入。行情与去年持平 但仍处近年低谷 7月31日一大早,金阳县天地坝镇桃坪中心村溜堵坝组农户殷光元正在组织三五个农户为他

0评论2025-08-103452

延伸秦安花椒产业链 筑牢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眼下,秦安县花椒进入丰收采摘期,椒农们挎着竹筐穿梭于树间,采摘着一串串成熟的花椒。“今年花椒成色比往年好一些,价格也要比去年的贵。”千户镇何吕村村民闫永祥一边劳作,一边算账,眼角的笑意里,是产业发展带来的踏实与期盼。千户镇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让这里出产的花椒以“粒大肉厚、麻香浓郁”闻名,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近年来,千户镇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进优质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邀请农技专家田间授课,从修剪、施肥到病虫害防治全程指导,花椒品质和产量稳步提升,让传

0评论2025-08-10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