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花椒资讯首页 花椒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江津做大做强做精花椒产业

2016-04-07 17:37IP属地 陕西渭南韩城0


江津,是全国三大花椒基地之一(山东莱芜、陕西韩城和重庆江津)。九叶青花椒蜚声中外,成为中国四大花椒品牌之一(四川汉源贡椒、云南大红袍、陕西韩城红椒和江津九叶青),主要得益于九曲回环的百里笋河与交错纵横的长江、綦河形成独特的小区气候和土质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花椒,而且有着悠久的花椒种植历史,并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1991年,江津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花椒基地”。1996年,重庆市将江津花椒基地纳入“重庆市十大商品经济基地”建设。2002年10月,花椒深加工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
   一、花椒产业当前客观现状

    近三年来,我市紧抓花椒被列入退耕还林树种的契机,将发展花椒产业和实施退耕还林有机紧密地结合,加之花椒市场行情曾经一度格外看好,广大椒农尝到丰产增收甜头,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面积迅速扩张。据统计,目前全市花椒种植面积近50万亩,今年投产将达30万亩,产干椒1500万公斤以上,收入超5亿元,60万椒农受益。花椒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最大产业,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之一,更是许多农户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以先锋为例,2004年全镇有花椒近10万亩,已投产6.5万余亩,约占全市26%;年产干椒430万公斤以上,占全市的28.7%;收入1.3亿元,占全市花椒26%,占全镇农业产值3.4亿元的38%;去年人均纯收入3533元,其中花椒贡献率达34%;人均增收421元,其中花椒创收占67%;占全镇总人口55%的3.6万种椒群众受益。无论从种植面积和投产面积看,还是从产量、收入上讲,先锋花椒三分全市花椒天下有其一;单从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增收构成上分析,占据先锋农村经济半壁河山有余。换句话讲,我镇花椒“咳嗽”几下,作为农业大镇的新先锋农业农村经济就要“感冒”。这充分说明了花椒也成为我镇乃至全市最具特色的农业支柱性主导产业,也是实施退耕还林最稳定的主要产业。
   二、花椒产业面临新形势
   花椒产业成就可喜,但形势发展咄咄逼人。一是单产、品质出现下滑。老种植区的一些业主或农户,观念陈旧,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弱,花椒栽培管理技术滞后,品种选配和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未得到很好地推广,出现树势老化,结果外移,颗粒变小,单产下滑,而且油包减少,品质下降。此外,树形高大、开张,造成修剪困难,管理不济,成本增高。二是食品安全要求更高。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日益注重生活质量,食品安全显得十分重要,国家将逐步对农产品质量实行强制认证,市场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有了更高、更严要求,健康环保绿色食品成为首选。有的椒农缺乏食品安全认识和长远增收意识,为了简单地追求经济效益,单纯降低生产成本,采取“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大量施用化肥和高毒性甚至是违禁的农药,导致花椒的化肥、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化肥、农药超标的农产品不能进入市场,更谈不上占领国际市场出口创汇。三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正当举国上下、大江南北掀起一片花椒热,我市花椒产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危机也在悄悄迫近。花椒适应性强、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周边区(市)县以及两湖、四川等省市积极跟进,发展势头迅猛,分别提出建立百万亩花椒基地,对我们呈包围之势,不免有四面楚歌的隐忧。花椒种植技术简单,粗放农产品附加值低,难以经受市场的冲击,况且花椒产量大增后,势必造成供大于求,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市场调查显示,当前干椒价格只有10元左右,同比下降1.5倍,与红椒价格相当;据调查,业主企业化生产每亩成本800元,大户精耕细作每亩成本250元,农户粗放管理每亩成本100-150元;经预测,由于今年倒春寒气候严重影响云南、四川和两湖等花椒出产区,幸免遭遇冻害的我市花椒尽管投产面积增加,而且丰收在望,产量大增,但是今年价格将有明显回升,鲜椒单价将在3.0—3.5元之间波动,同比增长30%以上。纵然如此,面对逐年猛增的花椒和琢磨不定的行情变化,市场销售仍将成为前所未有又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据分析,只要鲜椒价格下跌到每斤1.5元的警戒线,就会出现烂椒、滥市的局面,甚至还会出现毁树复耕的现象,直接影响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将沉重打击我市花椒产业发展。四是科技转化力度不够。尽管在2002年10月我市花椒深加工研发项目就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目前花椒高附加值深度研发虽取得较大进展,相继开发出10多个新产品(样品),但始终没有成为批量生产的商品进入市场,至少还没有成为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产品。花椒原本是饮食文化中的香料,我市通过近10年的基地建设,种植面积和产量颇具规模,已基本走完香料基地发展历程,现在最紧要的是如何尽快将香料变成保健、医药和日用化工等工业生产领域加工的原料,成为当前最急需破解的最大历史性课题。总之,从样品到商品、香料变原料的两个重要转变尚未完成,直接关系到我市花椒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做精,甚至最终决定江津花椒的成败与兴衰。
   三、做大做强做精花椒特色产业
   针对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必须加快绿化花椒基地市的建设步伐,切实保护花椒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做大做强做精花椒特色产业,使我市花椒产业永立不败之地。
   (一)大力推广种植新技术,全面提高花椒单产
   四面山花椒公司依托科研院校,探索出丰产、优质和高效的花椒栽培先进技术,栽植第2年即可挂果,改变了花椒3年后才挂果的传统模式,进入盛产期,亩产鲜椒可达750公斤以上,比传统的花椒种植方法亩平增收1000元以上。通过整形修剪,不仅产量提高,延长经济寿命5-10年,而且便于采摘,降低生产管理成本。为此,要对老基地、老种植区的花椒通过嫁接、整形修剪和新植替补等方式进行改良换代,使其更新复壮,优化升级,提高单产,延长丰产富民链条。
   (二)推进绿色花椒基地建设,着力提升花椒品质
   严格按照gap国际标准化生产,加快绿色花椒基地建设步伐。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后期管护,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椒农、业主进行花椒栽培新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绿色花椒栽培管理新技术。强化“科技入户”等农民教育活动,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为花椒产业工人,在栽培管理中提倡施用有机肥、农家肥和微生物有机肥料,不施或少施化学肥料,全面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严禁使用毒性较高的农药,建立健全花椒安全质量监测体系。通过对花椒进行科学地栽培与管理,有力地推进绿色花椒基地建设,全面改善和提高花椒品质,大幅增强江津花椒的市场竞争力。
   (三)强化对外宣传,塑造蜚声驰名品牌
   领导重视、产品优质和强化宣传,是全力打造江津绿色花椒响亮品牌的关键。一是建好江津花椒的门户网站,借助信息高速通道增强对外宣传。二是借助各地各类农展会,通过花椒办会办节,向国内外广泛宣传江津花椒的品质优势。三是整合四面山骄王牌花椒和先锋九叶青牌花椒的品牌资源,突出其一,一致对外,充分发挥优势品牌效应,立足国内市场,打入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四是作为龙头企业的四面山花椒公司要加紧做好花椒绿色食品申报认证工作,做好花椒原产地域保护申报与保护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江津花椒的知名度,实现无形资产保值增值,使江津花椒誉满神州、香飘世界。
   (四)整顿规范市场流通,保护椒商和农民利益
   针对花椒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次充好、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扰乱市场等行为,极大地影响江津“花椒之乡”形象的现状,当务之急,一是重拳整顿规范好花椒流通环节。工商、公安等部门要紧密配合,突出重点时节,加强花椒商贸流通监管,坚决打击只顾眼前利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坑蒙拐骗外地客商的不法行为,净化收购市场,规范交易秩序,确保花椒购销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大力营造诚信社会氛围。引导椒农和业主要牢固树立“龙头企业或收购商不赚钱,农民绝不增收,地方经济不发展”的理念,自觉按市场规则办事,各方诚实守信,共同维护椒农群体长远利益,从而维护江津花椒良好声誉。三是立即培育杨家店花椒专业批发市场。制定政府指导价,发布网上招商信息,建立品比展示室,设立金融代办点,设置公平秤,组建联合执法队伍,维护公平交易。长久之计,一是要盘活现有闲置市场。增加投入,增添有效措施,尽快把杨家店花椒批发市场建设为“花椒之乡”规模最大、功能齐备、管理规范的交易所、集散地,减少中转环节,真正培育成西南地区最大、直销辐射全国的花椒专业批发市场。二是要着手健全营销网络。成立花椒专业者协会,以协会为阵地,加强信息交流,加强技术宣传,发挥整体优势;并以协会为依托,积极发挥协会在花椒生产,尤其是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中介作用。打造服务型政府,设立特色产业发展办公室,引导花椒销售农民经纪人组建营销公司,构建庞大的销售网络体系,切实抓好花椒市场销售。只有引入敞开收购的竞争机制,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办法,才能解决广大椒农的后顾之忧。
   (五)扶持龙头发展带动,延伸花椒产业链条
   各级要始终确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思想,在稳定“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基础上,必须全力支持和扶持龙头企业(四面山花椒公司)发展壮大,加大对花椒深加工、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快培育出少苦涩、多倍体的无核优质新品种,依靠科技提高产品附加值,早日解决机械采收、烘干晾晒和筛选分级等生产加工关键性技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彻底摒弃歧视观念,落实农业企业、民营企业、本地企业与工业企业、国有企业、外来企业在若干发展优惠政策上的“国民”同等待遇。要多方协调,打开紧缩的金融信贷阀门,加大支农力度,使城市工商资本进入花椒加工流通环节,解决龙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实现银地企多方共赢。
   (六)同心协力齐抓管,共谋产业大发展
   花椒产业,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大做强做精花椒特色产业,是一个集产学研、教科文和贸工农一体化,涉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为此,要在稳定中谋求大发展,必须审时度势,冷静思考,深刻吸取曾经仅仅辉煌26年“江津广柑”兴衰的历史教训,未雨绸缪,切实加强领导,要从政策、人员、技术和资金上加大对花椒产业各个环节的支持力度,上下齐心,左右协调,总体动员,联合打造江津花椒特色产业航母,促进我市花椒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靓,确保农民稳步增收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重庆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观察
新华社记者田金文 “过去,有好产品却苦于销售渠道不畅;现在,有了知识产权这张‘通行证’,产品走出了国门。”谈到重庆江津花椒受到国外客户青睐,重庆凯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淑君感慨不已。 江津花椒的种植历史悠久,过去因品牌影响力弱,产业价值不高。如今,花椒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2023年,重庆江津区花椒产品出口额超1000万元,在海外一些市场供不应求。2024年,江津花椒全产业链综合产值预计达55亿元,江津花椒品牌价值达64.04亿元。 2005年,江津花椒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江津区通过登记注册“江

0评论2024-12-22265

重庆花椒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观察
新华社记者田金文“过去,有好产品却苦于销售渠道不畅;现在,有了知识产权这张‘通行证’,产品走出了国门。”谈到重庆江津花椒受到国外客户青睐,重庆凯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淑君感慨不已。江津花椒的种植历史悠久,过去因品牌影响力弱,产业价值不高。如今,花椒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2023年,重庆江津区花椒产品出口额超1000万元,在海外一些市场供不应求。2024年,江津花椒全产业链综合产值预计达55亿元,江津花椒品牌价值达64.04亿元。2005年,江津花椒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江津区通过登记注册“江津花椒

0评论2024-12-183333

江津花椒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
近期,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宣布,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揭晓了《2024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榜单,共539个品牌脱颖而出,其中重庆独占14个,引人瞩目的江津花椒赫然在列。江津被誉为花椒之都,拥有显著的生产优势。江津青花椒年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5%-20%,其保鲜产品更是占据了全国90%以上的市场。2024年,江津花椒全产业链综合产值高达55亿元,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江津花椒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典范,在国际舞台上也大放异彩。作为全国唯一出口保鲜花椒的地区,江津花椒已连续多年远销日本、韩国、加拿大

0评论2024-12-054533

重庆:“丰源花椒杯”第二届我是江津卖货官直播带货大赛开始啦
!为深入贯彻各级关于扩大内需、全面促进消费的决策部署,培育电商新质生产力,助力培育行业新业态、新模式,释放数字消费潜能,重庆市江津区政府协同区内企业联动举办“丰源花椒杯”第二届我是江津卖货官直播带货大赛活动,通过比赛,推动江津区电商行业发展,挖掘和培育电商精英人才,助力江津区网货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让更多的人了解江津、喜欢江津、爱上江津。据了解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商务委、江津区政府指导,江津区商务委主办,江津区电商协会承办。活动作为江津区电商节活动系列活动之一,将在2024年11月至12月期

0评论2024-11-202586

重庆江津:科技赋能 成全小花椒的大眼界
如果每个城市都有一种标签式的滋味,那提到重庆,一定就是从一盆盆火锅中飘出的沸腾的“麻”与“辣”。而走进重庆,你会发现这种味道不仅体现在重庆人的餐桌上、性格里,更根植于这座山城的土壤中。重庆市江津区作为全国县域面积最大的青花椒主产区,花椒种植面积达53万亩,鲜花椒产量32.5万吨,总产值达42亿元,全产业链综合产值55亿元,在花椒产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2005年“江津花椒”被评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2011年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1年“江津花椒”国家地

0评论2024-11-123443

当青花椒遇上精酿!江津这款啤酒入选重庆“爆品”培育计划
当火锅、青花椒遇上精酿啤酒,会产生怎样的奇妙反应?10月25日,在2024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大会暨第九届中国(重庆)国际火锅产业博览会上,来自江津区德感工业园的重庆本土啤酒新锐品牌“渝津精酿”又上新了——重庆火锅精酿、江津青花椒精酿两款“爆品”正式发布。借助重庆“爆品”培育计划,渝津精酿啤酒升级“出圈”。渝津精酿品牌创始人及推荐官罗兰叶介绍,渝津精酿作为一款地道的重庆本土精酿啤酒品牌,自产品上市以来颇受消费者喜爱。以重庆火锅精酿为例,研发团队深入重庆大街小巷,走访各类老火锅店,研究其味

0评论2024-10-282586

江津“花椒沙龙”在“2024重庆食博会”举行
2024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暨第九届中国(重庆)国际火锅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2024重庆食博会”)正如火如荼进行。10月26日上午,江津花椒及调味品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沙龙在食博会现场举行,吸引众多业内外人士关注。江津作为花椒之乡,花椒种植面积达53万亩,是全国县域面积最大的青花椒种植区域。花椒及调味品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累积,成为江津重点产业之一。此次借博览会之机,江津邀请产业发展研究专家、川渝调味品企业和广大消费者进行对话,是一场面向市场、对重庆调味品产业的最新动向进行深度剖析和权

0评论2024-10-281256

中国·江津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
6月4日,2024年中国·江津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重庆江津国际花椒产业城举办。来自四川、陕西、山东、云南、重庆等省份的农业林业部门代表、行业专家、采购商齐聚江津,围绕花椒产业发展、出口建设、战略合作等内容进行交流,助推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次大会以“江津青花椒·香麻好味道”为主题,3位专家分别围绕全国

0评论2024-06-091256

小花椒”种出“大产业” 重庆江津青花椒出口规模化
新华网重庆6月5日电(欧阳虹云)漫山遍野的青花椒挂满枝头,重庆市江津区53万亩青花椒进入采摘期。江津国际花椒产业城里,一辆辆满载着花椒的车进进出出,200多名外地客商与本地椒农纷至沓来。这是6月4日中国·江津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的热闹景象,背后也折射出江津打造全国领先的花椒育苗基地、

0评论2024-06-06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