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花椒网]高粱粒、花椒粒,这两个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东西,竟然被“撮合”在一起。前天,市民徐小姐到南湖平安路井岗生鲜市场买花椒,回家却发现,这些花椒,有大概一半是高粱粒冒充的。昨天,记者在该市场核实了这一情况,并在巡司河街粮油批发市场发现了更多类似的“高粱花椒”。从事十几年调味品生意的专业人士透露,这些高粱粒是煮熟晒干的,更有迷惑性,更压秤。昨天下午,洪山区洪山食药监所查实了掺假情况,正在追查源头。
买到的花椒里一半是高粱
徐小姐说,前天下午,她和朋友打算自己动手做个菜,便到男友所住小区旁边的井岗生鲜市场买花椒。在一家卖调味品的店里,店家给徐小姐介绍了两种,分别是80元一斤和60元一斤,她称了60元一斤的。
买回家后,朋友在做菜,徐小姐闲来无事,翻动了一下买来的花椒,这一翻动,她发现,很多“花椒粒”根本不是花椒的样子,好像麦粒。她立即把所买的花椒全部摊到桌上,从中将类似麦粒的东西挑出来,挑完发现,这些“麦粒”,竟然占了总量的大约一半。
她喊男友来看。男友长期从事农产品交易工作,他一看便发现这是高粱粒。
昨天,记者看了徐小姐买来的花椒,发现确实有近一半高粱粒。
店家辩称是没长开的花椒
井岗生鲜市场有四五家卖花椒的店,徐小姐因故不能去市场带路,无法确认徐小姐究竟是从哪一家购买。昨天上午,记者一到菜场,选择了一家名为“邱家生活驿站”的店。老板介绍说有80元一斤的和60元一斤的两种花椒。记者抓起来仔细一看,60元一斤的花椒,正是徐小姐所购买的类型。因为,只要用手一翻,就能发现,花椒壳下,隐藏了很多高粱粒。
记者向老板请教:“这花椒里的杂质是什么,不会是掺假了吧?”老板立即板起脸说:“我肯定不会卖掺假的花椒。这些都是没有长成形的花椒。”
记者现场将这些高粱粒咬开,高粱粒露出粉状的截面,并询问这种杂质没有一丁点麻味,怎么可能是没长成形的花椒呢?老板回答:你觉得差,可以买80元一斤的。
其他市场也发现类似花椒
在巡司河街上的粮油批发市场记者发现,一家店在售的各种花椒,根据价格不同,掺入杂质的数量也不同。店老板看了记者从“邱家生活驿站”买来的60元一斤的花椒表示,这种花椒我这里也有,32元一斤。
记者向他反映,这种花椒里面杂质多。对方便给出了一个“好点子”:你可以买点贵的花椒,掺一下就好卖了。记者询问这些杂质是什么,对方不肯回答。
随后,记者将所购花椒带回,从中清理出约一半的高粱粒。
食药监人员介入调查
一名种植过花椒的人士告诉记者,花椒粒和花椒枝叶都含有麻麻的物质。在很多地方做菜时,直接放些新鲜的花椒叶代替花椒粒。商家声称“里面的杂质是未长成形的花椒粒”,这种话是骗人的。
记者向一名曾从事了十余年调味品生意的刘先生请教。他告诉记者:花椒粒中掺假的都是煮熟晒干的高粱,这样更隐蔽,更压秤。花椒掺假是行内人皆知的事情。花椒零售价每斤40元到80元不等,而高粱米每斤不过2到5元,所以,掺假意味着高利润。而真正的花椒很好辨认:表皮凹凸,内含黑色种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咬一口,至少麻5分钟。
昨天下午,洪山食药监所工作人员接到反映后,对“邱家生活驿站”进行了调查。现场查获这种掺杂了高粱粒的花椒1袋,一斤多。店老板表示,自己年纪大了看不清,是批发商坑了他。他还向食药监部门坦承,他的花椒是从大东门一家批发部买来的。
目前,洪山食药监所已对“邱家生活驿站”下发了整改通知,并要求其配合调查。洪山食药监所将联合武昌食药监部门,对大东门这家店进行检查。
凤县凤州镇人民政府2025年花椒油萃取项目招标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JGD-20250902项目名称:2025年花椒油萃取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4,000,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2025年花椒油萃取项目):合同包预算金额:14,000,000.00元合同包最高限价:13,96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1-1其他食品加工设备2025年花椒油萃取项目1(套)详见采购文件14,00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无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满足《
0评论2025-09-062356
8月29日韩城市花椒价格监测周报表
发布时间:2025-08-29 10:35:08来源:韩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品种等级单位收购价格比8月22日 ± %批发价格比8月22日 ± %市场零售 价格比8月22日 ± %韩城大红袍特级梅花元/500克37.000.0038.000.0038.500.00韩城大红袍一级梅花元/500克34.250.0035.000.0036.000.00韩城大红袍特级单颗元/500克32.750.0034.000.0034.250.00韩城大红袍一级单颗元/500克30.250.0031.000.0031.500.
0评论2025-08-313452
从1987到2025,汉源贡椒的出圈记
“全县大搞开发性商品农业,大力发展花椒。花椒生产基地迅速扩大,县政府积极建立起花椒生产,注重提升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逐步构建起花椒生产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正是这一年,汉源花椒从田间地头的传统农副业,开始迈入产业现代化。事实上,汉源的花椒加工早在1979年就已起步——县内第一座花椒油厂的成立,标志着加工时代的萌芽。随着汉源花椒生产基地的扩大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一批以花椒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快速成长,形成“基地生产—加工增值—市场销售”相互促进的产业化格局。这便是花椒深加工的“破局”。如今,走进甘溪坝工
0评论2025-08-302356
临夏花椒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每日甘肃网8月29日讯据民族日报报道(临夏融媒记者 陈礼娟)时下,临夏花椒销售市场迎来“黄金期”,从田间采摘到收购发运,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创下近年来花椒销售最高价。截至目前,全州花椒累计销售量已达300万斤,实现收入1.2亿元。临夏花椒种植历史悠久,所产花椒颗粒饱满、色泽红艳、麻味醇厚,深受市场青睐。为进一步提升临夏花椒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州委、州政府连续两年举办花椒产销对接大会,吸引全国花椒产业专家学者、主产区行业领导及采购加工企业参加,成功搭建起品牌宣传推广和产销对接的优质平台,让临夏花椒走向
0评论2025-08-302356
韩城花椒深加工 开辟产业新天地
近日,韩城市花椒深加工领域实现新突破,首款花椒蛋白面皮成功面世,为产品矩阵注入新活力。花椒蛋白面皮的成功问世,是韩城花椒产业深入推进精深加工的生动体现。近年来,韩城市秉持全产业链发展理念,推动花椒产业从传统调味料生产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为康生物、金太阳、宏达等龙头企业发挥了带动作用,共同构建起韩城花椒深加工的强大产能与创新矩阵。在产品创新上,韩城花椒不断拓展应用边界,除花椒蛋白面皮外,“花椒普洱”“花椒白茶” 等 “韩城花椒茶” 系列产品凭温润辛香与独特回甘赢得多地高端茶客喜爱,成为畅
0评论2025-08-280
贵州175万亩花椒林撬动44亿元产值
8月25日,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红星村花椒基地里,连片的花椒树顺着山坡铺展,翠绿枝叶间缀满了青绿饱满的花椒果,空气中弥漫着独特而浓郁的椒麻香气。为避免花椒果实发黑影响品质,当地椒农摸索出了精准的采收节奏:每天清晨8点,天刚亮透就钻进椒林,双手握住树干轻轻摇晃,将叶片和果实上的露水抖得干干净净。等日头升高、林间潮气散尽,他们又背着竹篓回到地里,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花椒串剪下。红星村花椒基地。“我家有10多亩花椒林,今年长势特别好!一天能采近百斤鲜椒,按现在的收购价,每天入账五六百元。”红星村村民韦汉平
0评论2025-08-282356
金阳青花椒新鲜上市 吸引全国客商前来采购
8月下旬,在“中国青花椒第一县”四川凉山州金阳县,青花椒迎来销售旺季,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收购,现场交易火热。天刚蒙蒙亮,金阳县芦稿镇的青花椒集市已是人声鼎沸。来自全县各乡镇的椒农们,带着自家精心晾晒、品质上乘的干花椒,早早聚集到花椒交易地。一袋袋青花椒颗粒饱满、色泽翠绿,浓郁的麻香在空气中蔓延。收购商们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时而抓起一把青花椒,仔细查看其成色、品相以及含籽量,随后便与椒农就价格展开商讨。金阳县有“中国花椒之乡”的美誉,更被誉为“中国青花椒第一县”,其种植花椒的历史源远流长
0评论2025-08-282356
市场行情低迷 金阳青花椒如何应对?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农报眼 在“中国青花椒第一县”——凉山州金阳县,自7月中旬以来,青花椒特有的香味弥漫在一个个椒园里,青花椒已陆续开称。记者现场了解到,目前,质量较好的青花椒商家给出了高于市场价2-4元/斤的价格,整体行情有望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仍处近年低谷。金阳县面对近年来青花椒行情低迷的情况,通过打造出口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提质增效等措施,保护农户种植积极性,提高收入。行情与去年持平 但仍处近年低谷 7月31日一大早,金阳县天地坝镇桃坪中心村溜堵坝组农户殷光元正在组织三五个农户为他
0评论2025-08-103452
延伸秦安花椒产业链 筑牢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眼下,秦安县花椒进入丰收采摘期,椒农们挎着竹筐穿梭于树间,采摘着一串串成熟的花椒。“今年花椒成色比往年好一些,价格也要比去年的贵。”千户镇何吕村村民闫永祥一边劳作,一边算账,眼角的笑意里,是产业发展带来的踏实与期盼。千户镇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让这里出产的花椒以“粒大肉厚、麻香浓郁”闻名,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近年来,千户镇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进优质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邀请农技专家田间授课,从修剪、施肥到病虫害防治全程指导,花椒品质和产量稳步提升,让传
0评论2025-08-103455
昭通市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授牌暨证书颁发仪式举行
为进一步促进昭通花椒产业提质增效,7月31日,昭通市在昭阳区举办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暨农特产品招商推介会,通过观看昭通花椒产业宣传片、举行昭通农特产品推介会、花椒产业领域专家建言献策、花椒行业农业企业座谈交流等方式,共话昭通花椒产业发展前景,共享昭通农业产业发展新机遇。陈柏宇 摄昭通是中国花椒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花椒主产区。近年来,昭通通过一体推进品种选育、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市场推广、标准制定,小小花椒树已成为当地促农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截至2024年底,全市花椒种植规模从10年前的53万亩发展
0评论2025-08-02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