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万簌俱静。走进正安县安场镇石峰村茨竹坝花椒种植基地,成片的花椒种满大小山头,一片朦胧的薄雾下,蓬勃生长的花椒焕发迷人生机。
石峰村由于有一处水库,不宜发展养殖产业,且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以上,60%以上为腐质弱酸土壤。

多年前,这片焕发生机的土地曾是一片荒芜的景象,茨竹坝组的乡亲们为了谋生外出打工,逐渐放弃了耕田种地,这一片地就成了撂荒地。
如何让荒山荒地成增加产增收的“金山银山”?走活山地发展一盘棋,石峰村党支部探索着适合该村发展的产业道路。

“我们外出考察,发现花椒是一种特色经济树种,其果实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同时,花椒树是一种耐干旱瘠薄的生态树种,对保持水土保持具有重要作用。”石峰村支部书记冯毅告诉记者发展花椒产业的缘由。
2017年以来,安场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加快产业培育和结构调整,因地制宜,集中打造了绿色、有机的九叶青精品花椒2400亩,让大山重披绿装,撂荒地慢慢变成“集宝盆”。

在石峰村村委的帮助下,通过土地流转,种植大户文昌金共发展花椒种植500亩,并在花椒树行间套种吴茱萸、天门东,实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目的。
“我们发展的这个九叶青花椒,它耐干旱、耐贫瘠、成活率高、产量高、见效快,旯旯角角都可以种。它不仅是生活调料,还可以做药。”石峰村茨竹坝组花椒基地的种植大户文昌金讲起花椒的好处头头是道。

据了解,该基地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支部引领,大户带头,农户投土地、合作社包销售的方式形成规模种植,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性,把贫困群众、合作社和村集体联结起来,真正实现村社合一,产销对接。
“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将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持续增收。”文昌金介绍道。

基地一头连着产业,另一头则带动就业。该基地长期稳定带动辖区15人就近务工,农忙时达到4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18人。
石峰村尖峰组的刘道木、叶现碧两位老人,2014年被纳入精准扶贫户,其子长年在外务工,是这个家庭最大的脱贫希望,因为上了年纪,两位老人都留在家中做起一些简单的农活,后来到花椒基地做管护工。

“这个离家又近,我们有手有脚的,还能动还能做,自己挣点儿钱,尽量不给孩子添负担。”刘道木笑呵呵地说,一天工钱80元,一个月能做15天以上,再算上基地大户每年支付的土地流转费,一年下来两位老人的收入能有30000元,2018年刘道木家稳定脱贫。
三分栽,七分管。种植大户文昌金通过新时代乡村青年农民学校学习种植技术,现在他被聘请农民导师。“这个花椒施肥一年要施4次,才能满足花椒的生长,修剪的时候,要把内部的枝条剪掉,树冠中间有空间,花椒长势才好,下垂枝也要剪掉。”文昌金谈起种植技术滔滔不绝。
据悉,石峰村以“课堂理论+田间指导”的模式,定期开展种植培训,向椒农传授生长原理,精心管护花椒生长态势,力争实现“栽种一片,存活一片,收获一片”的生长目标,确保农户提质增收。
产业脱贫,管理是核心,效益是关键。“花椒基地预计三年后投产达产,每亩产值预计可达4000元以上,将带动每户年收入增加8000元以上,花椒生态产业势必成为农户稳定脱贫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冯毅信心十足地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伦丽
编辑 谢国欢
编审 向永东
关岭“花椒+辣椒” 炒出亿元“小目标”
双节期间,当大多数人享受休闲时光时,关岭椒香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椒香源”)的生产车间却比平日更加忙碌:半自动封装机“咔嗒”作响,贴单员手指翻飞间,一个个快递面单精准贴附在包装盒上。在机器与人工的高效协同下,不同规格的快递件“拔地而起”,堆积成一座座“小山”。车间外,多家快递公司的货车排成长龙,工人们小跑着装车,将这些饱含“黔味”的包裹发往全国各地。“双节期间订单量还在上涨,我们增加了班次,才满足了供货需求。”该公司生产经理冯文政介绍。这种持续的火爆场面,源于椒香源2024年7月推出的一款名为“
0评论2025-10-133452
韩城市花椒采摘工作基本结束
当前,韩城市花椒采摘工作基本结束,受前期持续干旱天气影响,今年韩城市花椒产量较正常年份减产20%左右。价格方面,今年韩城市各品级花椒价格均较同期上涨每斤4-6元不等,特别是绿色有机高品质花椒近期价格上涨明显。目前,已进入花椒采摘后管理关键时期,花椒产业发展中心提醒广大椒农,秋汛期间做好椒园排涝及根腐病预防,雨后根据墒情及时开展深翻施肥和清园工作。
0评论2025-10-133699
凤县凤州镇人民政府2025年花椒油萃取项目招标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JGD-20250902项目名称:2025年花椒油萃取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4,000,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2025年花椒油萃取项目):合同包预算金额:14,000,000.00元合同包最高限价:13,96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1-1其他食品加工设备2025年花椒油萃取项目1(套)详见采购文件14,00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无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满足《
0评论2025-09-062356
从1987到2025,汉源贡椒的出圈记
“全县大搞开发性商品农业,大力发展花椒。花椒生产基地迅速扩大,县政府积极建立起花椒生产,注重提升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逐步构建起花椒生产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正是这一年,汉源花椒从田间地头的传统农副业,开始迈入产业现代化。事实上,汉源的花椒加工早在1979年就已起步——县内第一座花椒油厂的成立,标志着加工时代的萌芽。随着汉源花椒生产基地的扩大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一批以花椒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快速成长,形成“基地生产—加工增值—市场销售”相互促进的产业化格局。这便是花椒深加工的“破局”。如今,走进甘溪坝工
0评论2025-08-302356
临夏花椒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每日甘肃网8月29日讯据民族日报报道(临夏融媒记者 陈礼娟)时下,临夏花椒销售市场迎来“黄金期”,从田间采摘到收购发运,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创下近年来花椒销售最高价。截至目前,全州花椒累计销售量已达300万斤,实现收入1.2亿元。临夏花椒种植历史悠久,所产花椒颗粒饱满、色泽红艳、麻味醇厚,深受市场青睐。为进一步提升临夏花椒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州委、州政府连续两年举办花椒产销对接大会,吸引全国花椒产业专家学者、主产区行业领导及采购加工企业参加,成功搭建起品牌宣传推广和产销对接的优质平台,让临夏花椒走向
0评论2025-08-302356
韩城花椒深加工 开辟产业新天地
近日,韩城市花椒深加工领域实现新突破,首款花椒蛋白面皮成功面世,为产品矩阵注入新活力。花椒蛋白面皮的成功问世,是韩城花椒产业深入推进精深加工的生动体现。近年来,韩城市秉持全产业链发展理念,推动花椒产业从传统调味料生产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为康生物、金太阳、宏达等龙头企业发挥了带动作用,共同构建起韩城花椒深加工的强大产能与创新矩阵。在产品创新上,韩城花椒不断拓展应用边界,除花椒蛋白面皮外,“花椒普洱”“花椒白茶” 等 “韩城花椒茶” 系列产品凭温润辛香与独特回甘赢得多地高端茶客喜爱,成为畅
0评论2025-08-280
贵州175万亩花椒林撬动44亿元产值
8月25日,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红星村花椒基地里,连片的花椒树顺着山坡铺展,翠绿枝叶间缀满了青绿饱满的花椒果,空气中弥漫着独特而浓郁的椒麻香气。为避免花椒果实发黑影响品质,当地椒农摸索出了精准的采收节奏:每天清晨8点,天刚亮透就钻进椒林,双手握住树干轻轻摇晃,将叶片和果实上的露水抖得干干净净。等日头升高、林间潮气散尽,他们又背着竹篓回到地里,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花椒串剪下。红星村花椒基地。“我家有10多亩花椒林,今年长势特别好!一天能采近百斤鲜椒,按现在的收购价,每天入账五六百元。”红星村村民韦汉平
0评论2025-08-282356
金阳青花椒新鲜上市 吸引全国客商前来采购
8月下旬,在“中国青花椒第一县”四川凉山州金阳县,青花椒迎来销售旺季,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收购,现场交易火热。天刚蒙蒙亮,金阳县芦稿镇的青花椒集市已是人声鼎沸。来自全县各乡镇的椒农们,带着自家精心晾晒、品质上乘的干花椒,早早聚集到花椒交易地。一袋袋青花椒颗粒饱满、色泽翠绿,浓郁的麻香在空气中蔓延。收购商们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时而抓起一把青花椒,仔细查看其成色、品相以及含籽量,随后便与椒农就价格展开商讨。金阳县有“中国花椒之乡”的美誉,更被誉为“中国青花椒第一县”,其种植花椒的历史源远流长
0评论2025-08-282356
市场行情低迷 金阳青花椒如何应对?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农报眼 在“中国青花椒第一县”——凉山州金阳县,自7月中旬以来,青花椒特有的香味弥漫在一个个椒园里,青花椒已陆续开称。记者现场了解到,目前,质量较好的青花椒商家给出了高于市场价2-4元/斤的价格,整体行情有望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仍处近年低谷。金阳县面对近年来青花椒行情低迷的情况,通过打造出口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提质增效等措施,保护农户种植积极性,提高收入。行情与去年持平 但仍处近年低谷 7月31日一大早,金阳县天地坝镇桃坪中心村溜堵坝组农户殷光元正在组织三五个农户为他
0评论2025-08-103452
延伸秦安花椒产业链 筑牢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眼下,秦安县花椒进入丰收采摘期,椒农们挎着竹筐穿梭于树间,采摘着一串串成熟的花椒。“今年花椒成色比往年好一些,价格也要比去年的贵。”千户镇何吕村村民闫永祥一边劳作,一边算账,眼角的笑意里,是产业发展带来的踏实与期盼。千户镇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让这里出产的花椒以“粒大肉厚、麻香浓郁”闻名,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近年来,千户镇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进优质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邀请农技专家田间授课,从修剪、施肥到病虫害防治全程指导,花椒品质和产量稳步提升,让传
0评论2025-08-10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