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花椒资讯首页 花椒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中国花椒网huajiao.cn花椒门户网站
花椒有机高产种植指导0913-5770082

600亩花椒赚500万,但最终还得拼经营模式

2021-11-07 11:55IP属地 陕西渭南0

作者:陈立耀

做种植创业的出路有2种:一种选择大市场的产品;第二种要有深加工的能力。

否则,小众品种,单一种植容易导致失败。

今天,聊的是花椒种植的创业案例。

花椒一名,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诗经》里。《诗经》是收载西周时期的民间诗歌,说明中国人民于二千多至三千年前已经利用花椒了。

花椒树是一种很好的经济树种,其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也可加工制作肥皂,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

花椒种植前景巨大

现在市场中的花椒价格比较稳定,市场行情也不错,是可以选择的项目。

首先,花椒树特别耐干旱,只要降雨量超过400毫米都可以生长。

其次它对土质的要求不高,土壤条件比较差的丘陵、山地都可以生长。

第三,花椒树的病虫害比较少,因此不需要太精心的管理。

除上述花椒树的优点外,花椒树最主要的经济效益在以下方面:

1、我们中国的市场很庞大,人口众多,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椒作为调料,花椒价格会上升;

2、花椒还可以进行深加工,作花椒油,这个市场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3、花椒还是很好的工业原料,可以作肥皂,这一方面只要我们利用起来的话,其前景还是可观的;

4、花椒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杀虫的作用。也可以用于保养方面,可以说花椒浑身都是宝;

5、从国外来讲,也有很大的产品出口市场,我国花椒主要出口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因为花椒是中国特有的。所以从国际市场来说,潜力是很大的,因此花椒的品种选择也是很重要的;

6、进行花椒的深加工,还可以进一步开发花椒的各方面的用途,比如制作花椒精油等。

花椒市场前景巨大,因此从事花椒种植的创业者和经营者也越来越多。其实,任何一个产业或者事业能否走的顺利,还是创新模式。

花椒种植,作为一个没有技术壁垒的种植品种,未来发展还得在模式上寻找,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花椒种植的创新模式案例,以便启迪各位农业朋友。

1、花椒博物馆

花椒不仅仅可以销售产品,还可以延伸花椒文化,通过文化名片提升花椒知名度和扩大花椒的商业价值。比如:成立花椒博物馆

2017年10月,从“中国花椒之乡”——重庆市江津区传来消息,该区已建成重庆市首家花椒博物馆,并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据悉,江津花椒博物馆位于德感工业园,博物馆建筑面积1211平方米,分为序厅、花椒历史发展厅、影视厅、产品展销厅等功能区域。其中,序厅展示了《江津花椒赋》,花椒历史发展厅细分为花椒之源、花椒之骄、花椒之趣、花椒之光四个主题展区,影视厅用于播放花椒发展专题片、花椒微电影等影像资料,产品展销厅用于展示投产的各种花椒深加工产品等。整个博物馆集科研、技术培训、实物展示、多媒体展示为一体,精心呈现了一部立体、系统的江津花椒发展史。

2、花椒种子上太空

其实,花椒技术是一个技术壁垒的。因此,如何在千万花椒品种中胜出,还是的在花椒品种上下功夫。比如:韩城大红袍花椒种子上太空。

2015年,经过长达一周多的太空飞行,400颗韩城大红袍花椒种子近日成功探月返回,随后将由专业人员进行培育和筛选,争取形成花椒新品种。

嫦娥奔月航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科技文化事业部总经理宁远明介绍,把作物种子搭载上天,在太空环境里经受空间诱变,返回地面后经过连续培育和筛选,有可能形成有明显优势的新品种。

韩城大红袍花椒种子作为此次探月搭载唯一的作物种子,经过高轨道的太空环境空间诱变,与以往300—400公里轨道高度的种子有何不同,如何使其优良的变异性状能够稳定遗传,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目前已建成占地面积达55万亩、栽植有4000万株的大红袍花椒生产基地,总产量达2200万公斤。当前,韩城正在全力推进国家级花椒产业园区建设,此次大红袍花椒种子探月搭载成功,对今后“韩城大红袍花椒”产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3、合作模式创新

合作模式创新是任何一个经营主体不能离开的关键。合作模式或者运营模式决定经营主体的规模和现代化。花椒的合作模式又该如何创新呢?

广安市武胜县荣华生态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于,合作社探索出了以“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公司”的全新运营模式,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村民土地按每股6000元作价,500亩土地共作价300万元,土地作价金与核心成员资金股200万元形成土地占60%,资金股占40%的分红模式,并与合作社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协议约定在3年后有收益时按比例进行利润分红,使合作社能进行土地适度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很好的解决了土地零散、撂荒和效益不高和农户不愿意种植的问题,而农户或贫困户又可以在合作社务工,又很好的解决了脱贫奔康中产业发展的问题。

4、花椒加工业转型

农产品精深加工已经成为农产品重要出路,也是农产品溢价的关键。

每年8月正是鲜花椒集中上市季节,也恰是雨水较多季节,一时卖不出去的鲜花椒容易霉烂。

因此,把花椒产品加工成食品成为花椒另外一条出路。

比如:花椒种植大户罗正润通过学习花椒种植技术,将最初的30亩地4000株花椒发展到今天的200余亩地约16000株,年产量高达30多万斤。

面对行业竞争和花椒客观价格变动大的原因,罗正润决定发力花椒加工业。于是,她投资近10万余元,购回了烘干机等设备,对花椒进行加工,对采摘下来的鲜花椒,加工制成干花椒销售。如此确保花椒上市周期,从而赢得市场主动性。

5、“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

做农业经营是关键!好的经营模式可以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而却能否赚大钱。

比如:2015年,花椒种植大户赖祝刚注册了“重庆市潼南区东锋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吸纳了40多家农户入股种植。目前,他的花椒基地已经扩大到了610亩,带动了附近45户村民种椒致富。

赖祝刚乐还算了一笔账:我一亩地栽植了90株花椒树,以每株20斤计,一亩至少能够产1800斤鲜椒。按照目前的市场价,一斤花椒9元钱,1800斤就是16200元。除去土地租金、人工、运费、肥料等其他开支,一亩赚8000元,稳稳当当、610亩花椒净赚500万元没问题。

虽然,花椒收成高于玉米的5倍,但如果经营不慎,规模化就是坑。

有媒体指出,一般情况下,花椒每亩收入差不多在5000块钱左右,是玉米的5倍,当然了,地区不同,收益也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可很多农民却不敢大量种植,是因为花椒树属于小乔木,果实结的高,采摘不易加上花椒本身又小,一天采摘下来,摘不到多少,有时候碰到难摘的,摘一天就刚够人工。因此虽然收成高也不划算。现在人工成本高除非解决采摘难题,否则大量种植是赚不到多少钱的。

因此,经营方式是花椒关键,否则勿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凤县凤州镇人民政府2025年花椒油萃取项目招标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JGD-20250902项目名称:2025年花椒油萃取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4,000,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2025年花椒油萃取项目):合同包预算金额:14,000,000.00元合同包最高限价:13,96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1-1其他食品加工设备2025年花椒油萃取项目1(套)详见采购文件14,00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无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满足《

0评论2025-09-062356

8月29日韩城市花椒价格监测周报表
发布时间:2025-08-29 10:35:08来源:韩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品种等级单位收购价格比8月22日 ± %批发价格比8月22日 ± %市场零售 价格比8月22日 ± %韩城大红袍特级梅花元/500克37.000.0038.000.0038.500.00韩城大红袍一级梅花元/500克34.250.0035.000.0036.000.00韩城大红袍特级单颗元/500克32.750.0034.000.0034.250.00韩城大红袍一级单颗元/500克30.250.0031.000.0031.500.

0评论2025-08-313452

从1987到2025,汉源贡椒的出圈记
“全县大搞开发性商品农业,大力发展花椒。花椒生产基地迅速扩大,县政府积极建立起花椒生产,注重提升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逐步构建起花椒生产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正是这一年,汉源花椒从田间地头的传统农副业,开始迈入产业现代化。事实上,汉源的花椒加工早在1979年就已起步——县内第一座花椒油厂的成立,标志着加工时代的萌芽。随着汉源花椒生产基地的扩大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一批以花椒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快速成长,形成“基地生产—加工增值—市场销售”相互促进的产业化格局。这便是花椒深加工的“破局”。如今,走进甘溪坝工

0评论2025-08-302356

临夏花椒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每日甘肃网8月29日讯据民族日报报道(临夏融媒记者 陈礼娟)时下,临夏花椒销售市场迎来“黄金期”,从田间采摘到收购发运,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创下近年来花椒销售最高价。截至目前,全州花椒累计销售量已达300万斤,实现收入1.2亿元。临夏花椒种植历史悠久,所产花椒颗粒饱满、色泽红艳、麻味醇厚,深受市场青睐。为进一步提升临夏花椒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州委、州政府连续两年举办花椒产销对接大会,吸引全国花椒产业专家学者、主产区行业领导及采购加工企业参加,成功搭建起品牌宣传推广和产销对接的优质平台,让临夏花椒走向

0评论2025-08-302356

韩城花椒深加工 开辟产业新天地
近日,韩城市花椒深加工领域实现新突破,首款花椒蛋白面皮成功面世,为产品矩阵注入新活力。花椒蛋白面皮的成功问世,是韩城花椒产业深入推进精深加工的生动体现。近年来,韩城市秉持全产业链发展理念,推动花椒产业从传统调味料生产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为康生物、金太阳、宏达等龙头企业发挥了带动作用,共同构建起韩城花椒深加工的强大产能与创新矩阵。在产品创新上,韩城花椒不断拓展应用边界,除花椒蛋白面皮外,“花椒普洱”“花椒白茶” 等 “韩城花椒茶” 系列产品凭温润辛香与独特回甘赢得多地高端茶客喜爱,成为畅

0评论2025-08-280

贵州175万亩花椒林撬动44亿元产值
8月25日,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红星村花椒基地里,连片的花椒树顺着山坡铺展,翠绿枝叶间缀满了青绿饱满的花椒果,空气中弥漫着独特而浓郁的椒麻香气。为避免花椒果实发黑影响品质,当地椒农摸索出了精准的采收节奏:每天清晨8点,天刚亮透就钻进椒林,双手握住树干轻轻摇晃,将叶片和果实上的露水抖得干干净净。等日头升高、林间潮气散尽,他们又背着竹篓回到地里,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花椒串剪下。红星村花椒基地。“我家有10多亩花椒林,今年长势特别好!一天能采近百斤鲜椒,按现在的收购价,每天入账五六百元。”红星村村民韦汉平

0评论2025-08-282356

金阳青花椒新鲜上市 吸引全国客商前来采购
8月下旬,在“中国青花椒第一县”四川凉山州金阳县,青花椒迎来销售旺季,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收购,现场交易火热。天刚蒙蒙亮,金阳县芦稿镇的青花椒集市已是人声鼎沸。来自全县各乡镇的椒农们,带着自家精心晾晒、品质上乘的干花椒,早早聚集到花椒交易地。一袋袋青花椒颗粒饱满、色泽翠绿,浓郁的麻香在空气中蔓延。收购商们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时而抓起一把青花椒,仔细查看其成色、品相以及含籽量,随后便与椒农就价格展开商讨。金阳县有“中国花椒之乡”的美誉,更被誉为“中国青花椒第一县”,其种植花椒的历史源远流长

0评论2025-08-282356

市场行情低迷 金阳青花椒如何应对?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农报眼 在“中国青花椒第一县”——凉山州金阳县,自7月中旬以来,青花椒特有的香味弥漫在一个个椒园里,青花椒已陆续开称。记者现场了解到,目前,质量较好的青花椒商家给出了高于市场价2-4元/斤的价格,整体行情有望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仍处近年低谷。金阳县面对近年来青花椒行情低迷的情况,通过打造出口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提质增效等措施,保护农户种植积极性,提高收入。行情与去年持平 但仍处近年低谷 7月31日一大早,金阳县天地坝镇桃坪中心村溜堵坝组农户殷光元正在组织三五个农户为他

0评论2025-08-103452

延伸秦安花椒产业链 筑牢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眼下,秦安县花椒进入丰收采摘期,椒农们挎着竹筐穿梭于树间,采摘着一串串成熟的花椒。“今年花椒成色比往年好一些,价格也要比去年的贵。”千户镇何吕村村民闫永祥一边劳作,一边算账,眼角的笑意里,是产业发展带来的踏实与期盼。千户镇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让这里出产的花椒以“粒大肉厚、麻香浓郁”闻名,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近年来,千户镇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进优质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邀请农技专家田间授课,从修剪、施肥到病虫害防治全程指导,花椒品质和产量稳步提升,让传

0评论2025-08-103455

昭通市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授牌暨证书颁发仪式举行
为进一步促进昭通花椒产业提质增效,7月31日,昭通市在昭阳区举办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暨农特产品招商推介会,通过观看昭通花椒产业宣传片、举行昭通农特产品推介会、花椒产业领域专家建言献策、花椒行业农业企业座谈交流等方式,共话昭通花椒产业发展前景,共享昭通农业产业发展新机遇。陈柏宇 摄昭通是中国花椒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花椒主产区。近年来,昭通通过一体推进品种选育、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市场推广、标准制定,小小花椒树已成为当地促农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截至2024年底,全市花椒种植规模从10年前的53万亩发展

0评论2025-08-02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