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收入十来万元吧。”在打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教授魏安智的电话里,李小蛋忍不住分享着今年花椒收成的喜悦。
李小蛋是河南三门峡市高庙乡小安村陈家村组的村民,种有17亩坡地花椒。在魏安智的精心指导下,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椒能手,不仅脱了贫、致了富,还当选为三门峡市人大代表。
小小花椒树,变身“摇钱树”。李小蛋脱贫致富的故事,只是魏安智在林业科教战线奋斗40年,“妆”得绿水青山、“果”得金山银山的一个缩影。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三批“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名单,魏安智入选。
从泡桐专家到花椒专家
作为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从黄土地走出的魏安智对祖国充满了热爱之情。学林业的他,长期奋战在林业科技一线,每走一步都是从农业、农村、农民的需要出发。
1983年大学毕业后,魏安智服从组织安排,投入到速生丰产树种泡桐的研究推广中。10年间,他培育泡桐良种3个,在全国累计推广2400万亩,创造经济效益2.4亿元,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泡桐专家。
从1993年开始,他又投入到国家扶贫开发事业中,在陕北从事仁用杏科技扶贫推广工作,培育仁用杏良种2个,用10年时间在陕北白玉山区指导农民栽植仁用杏130多万亩,增加农民收入1.84亿元。2000年,他被科技部评为“科技扶贫先进个人”。
从2003年开始,魏安智被陕西宝鸡市人民政府聘为花椒大院首席专家,从此又与花椒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陕西凤县创建了全国第一个花椒试验示范站,主持完成的“花椒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解决了花椒良种匮乏、产量低下、病虫严重、采收困难四大技术瓶颈,使“凤椒”亩产干椒由60公斤增加到90公斤左右,产值达万元以上。目前,该成果已在主产区推广95.5万亩,产值103亿元。
2013年,精准扶贫的实施更是提振了魏安智做强、做大、做好花椒产业的信心。他领衔成立了国家林草局花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四川农业大学等国内10余家单位共同组建了中国花椒产业创新联盟,有组织、有计划地引领全国花椒科研和推广工作,使我国花椒栽植面积从1000万亩发展到2500万亩,形成了年产值400亿元的大产业。
小小作料变为致富主料
“高深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都需要转化成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傻瓜技术’,让农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这样科技成果才会真正开花结果。”长期奋战在林业科技一线的魏安智,对林业科技推广有着丰富的经验。
2010年以前,李小蛋一家还是低保户,家门口有两棵花椒树,产出的花椒仅能卖点油盐钱。2003年退耕还林后,想要改变生活水平的李小蛋种了17亩坡地花椒,却面临新的难题:“2006年背着花椒进了三门峡市却根本卖不上价,商家只认川椒、韩城椒和凤县椒。”
李小蛋的难题也是整个陈家村组的难题,400亩花椒是所有村民的指望。2010年,魏安智给全村人带去了希望。“在魏教授手把手指导下,我才知道原来种花椒还需要这么多科学技术。”当年,李小蛋靠花椒收入了三四万元,拿着大把钞票的激动心情让他记忆犹新。
20年来,魏安智带领团队深入秦巴山区和黄土高原的田间地头,为群众送科技。为了让高科技“沾土就灵”,使更多农民从中获益,魏安智把新成果和新技术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成配套的技术体系,写进技术指南和培训教材中,一边讲解,一边赠送给农民。
在向村民讲解将根系剪断一截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时,他不用“愈伤组织”这个专业名词,而是用“切菜受伤后的口子,由于切口平滑,伤口容易愈合;碰撞之后的伤口,则很难愈合……”这些朴素形象的比喻,使大家恍然大悟。
“魏老师提出的‘增湿保墒+带木质芽接’繁育技术,解决了花椒嫁接成活率低的大问题,能使嫁接成活率由50%提高到90%;他总结的‘花椒四季简化修剪技术’,我们一下子就掌握了。”小安村村民张大姐对魏安智心服口服。
农民信服的背后,是魏安智数十年风雨兼程、坚守与奋斗的结果。
“花椒耐旱,十分适宜在山区种植,只要管理得当,一亩地至少收入七八千元。”魏安智在高庙乡建立了国家林草局花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门峡基地,引进种植了21个品种。“魏教授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帮助山区群众精准脱贫的成功样板。”高庙乡乡长彭宝玲说,自2011年以来,依靠魏安智团队,高庙乡目前已栽植花椒1.8万亩,种植农户达3000余户,解决全乡劳动力就业1200余人。5年以上树龄花椒亩均收入达4800元以上,仅此一项,全乡年人均收入就增加1500元。
曾经“七山十沟”的全国贫困乡,如今成为中原大地极负盛名的花椒乡。花椒成熟时满山火红,遍地椒香,既是一道优美的风景,又是农民致富的依靠,还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借麻辣口味风靡,开发潜在市场
在陕西秦岭西部腹地的凤县,花椒从2003年亩产量60多公斤提升到80多公斤,总产量从50万公斤增加到420万公斤,总产值从1200万元增加到4.2亿元,农民人均花椒收入从150元增加到4210元。
“同2003年比较,产值增加34倍,人均收入增加27倍。这个产业真正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凤县花椒局原副局长巨成霖十分感慨,“小小的花椒,真正成为椒农增收致富的‘金豆豆’‘钱串串’。”
在魏安智的大力推广下,“凤椒”相继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国家“有机食品认证”、陕西名牌产品称号,“凤椒”及“凤县大红袍”的美名远播他乡。魏安智的战场从秦巴山区扩大至甘肃武都、天水。
武都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地带,“七山二林一分田”,其花椒栽培有2000年的历史。近几年由于花椒市场火爆,政府将花椒作为干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2015年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在此地成立了国家林草局花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又一基地。
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人们的消费模式、习惯也在发生改变。如何提质增效,打开新发展格局,实现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魏安智认为,必须发展绿色有机花椒,延伸产业链,增加竞争力和附加值,才能保证花椒产业成为持续推动山区群众致富、产业兴旺的重头戏。
在陕西韩城,魏安智精心开展技术培训,同时加快推广优质、丰产、少刺、高抗优良品种花椒和轻简化栽培管理技术,在解决标准化栽培难题的同时提升绿色有机品质。前不久,韩城市孟一沟花椒核桃专业合作社的有机花椒,经检测农业残留指标全部达到欧盟标准,并已通过韩国各项指标检测。韩城市每年出口花椒约300吨,年出口创汇约600万美元。
他还指导当地多家公司对花椒籽进行精深加工,生产花椒籽油、花椒肽等高附加值产品。如今,花椒作为原料已经深入日化用品、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朝着精深加工的方向快步前行。花椒芳香精油、花椒酸奶、花椒保健品……各种花椒相关产品在各地流行起来。
“随着麻辣口味在全国甚至全球风靡,以及预制菜等新业态的兴起,花椒市场未来潜力巨大。我虽然60多岁了,但只要群众有需求,产业有需求,我就继续行走在田间地头。”魏安智说。
陕西韩城2025年3月20日至30日天气对花椒的影响分析
陕西韩城2025年3月20日至30日天气对花椒的影响分析一、天气概况与关键节点,2025年3月中下旬韩城天气呈现**“前期降温多风、后期波动回升”**的特点:3月20-25日:气温逐步回升,昼夜温差显著(白天高温10~25℃,夜间低温0~5℃),以多云为主,但3月24日出现扬沙天气。3月26-28日:受冷空气影响,最低温降至-2℃,伴随4-5级大风及扬沙,可能对花椒萌芽造成不利影响。3月29-30日:气温回升至5~15℃,天气以多云为主,土壤湿度逐渐恢复。二、天气对花椒生长的具体影响低温冻害风险萌芽期冻害
0评论2025-03-302587
凝心聚力谋发展 众志成城谱新篇--韩城召开花椒产业发展座谈会
为进一步理清花椒产业发展思路,坚定信心,统一思想,推动实现花椒产业全年工作“开门红”,2月18日,全市花椒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政府副市长王文俊参加会议并讲话,林业局、花椒产业发展中心相关人员,涉椒龙头企业、种植、加工、贸易、电商、销售代表及花椒协会各片区片长参加会议。会上,汇报了2024年全市花椒产业发展成效及2025年工作设想,分析了2025年全国花椒行业发展形势,梳理了我市花椒精深加工成果及下一步发展方向,回顾了2024年花椒协会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种植、加工、销售端的涉椒企业代表结合自身实际,围绕绿色
0评论2025-02-182586
韩城市2024年度花椒特色产业链提质增效项目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一、项目编号:FHGJ-2024-1227二、项目名称:韩城市2024年度花椒特色产业链提质增效项目三、采购结果采购包1: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中标(成交)金额评审总得分陕西耕春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549,000.00元81.93采购包2: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中标(成交)金额评审总得分江阴市海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947,000.00元91.34四、主要标的信息合同包1(示范园建设):货物类(陕西耕春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品牌规格型号数量(单位)单价(元)总价(元)1化学肥料示范园建设澳特
0评论2025-01-211256
韩城市再出花椒美食新品
(记者 石小荣)1月12日,记者从韩城市有关方面了解到,由韩韩文旅集团研发的新品“花椒沙琪玛”,于今年1月正式上市,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味。韩城大红袍花椒以其独特的麻香和养胃驱寒、除湿健脾的功效而闻名,是韩城旅游文化中的一张亮丽名片。韩韩文旅集团与合必居食品有限公司携手,将韩城大红袍花椒这一地方特产巧妙融入沙琪玛中。新品“花椒沙琪玛”不仅保留了传统沙琪玛的酥松绵软,更因花椒的加入而增添了一丝独特的麻感,甜麻交织,风味独特。“花椒沙琪玛”的上市,不仅体现了韩城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更是对传
0评论2025-01-191256
韩城开展花椒绿色有机生产及采摘后管理技术交流会
"花椒的丰收,冬季管理是关键",在秋冬季这一椒树恢复生长势头、蓄积能量的重要时期,韩城市花椒产业发展中心积极履行其主要职责,近期在花椒的主要种植镇,组织召开了2024年度韩城市花椒绿色有机生产及采摘后管理技术交流会,旨在全方位指导椒农们强化花椒的秋冬季管理工作。为了确保花椒的高产,冬季管理至关重要。秋冬季是椒树恢复体力、蓄积能量的关键阶段。近期,市花椒产业发展中心围绕其核心职责,在花椒主要产区镇举办了2024年韩城市花椒绿色有机生产及采摘后管理技术培训会议,旨在为椒农提供全面的秋冬季花
0评论2025-01-073333
花椒粉碎时间对花椒品质的影响
在花椒的加工过程中,粉碎是一个关键的步骤。粉碎的目的是破坏花椒坚固的细胞壁,使风味物质得以充分释放,从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然而,粉碎时间的长短却会对花椒的品质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当花椒颗粒被粉碎时,随着粉碎时间的增加,花椒粉末的细度会逐渐提高,但并非粉碎时间越长,花椒的品质就越好。也有研究表明,花椒粉碎释放出的香气物质的量会随着粉碎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少。这是因为在粉碎初期,随着花椒油苞在物理作用下的破裂,香气物质得以迅速释放。然而,当粉碎时间过长时,花椒内未破碎油苞的数目逐渐减少,香气物质
0评论2024-12-233421
规范韩城大红袍花椒证明商标使用 加强品牌保护提升
为进一步保护和推广韩城大红袍花椒特色农产品,维护“韩城大红袍花椒”区域品牌形象,12月12日至13日,市花椒产业发展中心先后到板桥镇、芝阳镇、西庄镇、龙门镇组织举行“韩城大红袍花椒”证明商标使用证现场颁发仪式。市场监管局相关辖区所负责同志、市花椒协会负责同志、各片区片长及花椒经销户代表参加。会上,宣读了《关于2025第2批许可使用“韩城大红袍花椒’证明商标经营者名单的批复》,现场颁发了“韩城大红袍花椒”证明商标使用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辖区所负责同志、商标许可使用代表表态发言。花椒产业发展中心及花椒协会负
0评论2024-12-151256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学院专家团队对韩城大红袍花椒开展内在指标检测工作
韩城大红袍花椒作为我市名优特产,为深入挖掘其成分、呈香及营养等特优品质,突显韩城大红袍花椒特色,市花椒研究所联合陕西师大食品学院杨雅利教授团队,对韩城大红袍花椒开展内在指标检测工作。按照制订的采样方案,在我市芝阳镇、板桥镇、西庄镇及桑树坪镇这四个花椒主产镇,选取海拔高度、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不同以及品种、管理方式不同的20多个采样点,分两批次在采样点采集样品共计40余份。随后,由陕师大杨雅利专家团队对采集样品的微量元素、脂肪、蛋白质、麻素、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等多项内在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数据。
0评论2024-12-131256
种养结合 韩城花椒产业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年来,韩城市板桥镇高度重视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的培育扶持,通过政策支持、技术保障等措施,有序推动其快速发展,让农业发展有奔头、农民增收有盼头,家庭农场开始成为农业经济增长“新引擎”。板桥镇红林村的田建平就是家庭农场的受益者,2015年,他通过土地流转,获得655亩土地使用权,成立了“家庭农场”,开始种植黄盖花椒。多年来,田建平凭借对花椒产业的深耕细作,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还积极地探索起了 “种养结合” 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修建了一所存栏500头规模的养猪场,形成了种养循环产业链,为家庭农场的可持续
0评论2024-12-093443
韩城市委书记亢振峰赴芝阳镇督导巩衔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
11月29日,市委书记亢振峰赴芝阳镇庙底村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并实地查看农产品加工园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副市长王文俊和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在庙底村,亢振峰与镇村干部、包联部门、督帮队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巩衔工作进展、水毁道路修复、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经济培育等情况。他指出,庙底村地处我市偏远山区,产业基础薄弱。要坚决扛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治责任,保持发展定力,坚定攻坚耐心,全方位落实落细乡村振兴帮扶政策,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深入
0评论2024-12-01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