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县安场镇:因地制宜培育花椒产业
秋冬时节,万簌俱静。走进正安县安场镇石峰村茨竹坝花椒种植基地,成片的花椒种满大小山头,一片朦胧的薄雾下,蓬勃生长的花椒焕发迷人生机。 石峰村由于有一处水库,不宜发展养殖产业,且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以上,60%以上为腐质弱酸土壤。 多年前,这片焕发生机的土地曾是一片荒芜的
0评论2019-11-201527
韩城小花椒 治山治水又致富
中国水利网站11月18日讯 (记者 王伟康 蔡瑶佳 刘艳芹)花椒,一直是备受人们喜爱的调味品,一锅上好的火锅底料、一碗椒麻飘香的小面都离不开花椒的调味作用。提到花椒,人们难免想起充满麻辣的重庆和成都,却很少有人知道,全国每六颗花椒中就有一颗来自陕西省韩城市。 有椒其馨,胡考之宁,陕西韩城不仅是史圣司马
0评论2019-11-19909
小品牌,大价值!汉源花椒品牌价值7个亿!
人民网新闻标题截图人民网发布评论文章:《汉源花椒:一张“金名片” 一把“金钥匙”》, “汉源花椒”品牌再次引发热议。每年8月至10月,汉源花椒进入成熟期,漫山遍野,椒果累累,一踏进花椒种植地,椒香扑面而来。汉源花椒以小粒并蒂附生为显著特征,具有油重粒大、色泽丹红、芳香浓郁、香麻可口的独特风味,品质冠居全
0评论2019-11-181728
- 退耕还林20年 江津把花椒产业做成特色名片
0评论2019-11-16
- “椒满多”牌花椒水溶肥保花保果、抗病抗毒、稳果膨果、根旺株旺
0评论2019-11-15
花椒穗枝分离机代替人工采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0日10时讯(记者 邱小雅)今(10)日,作为2019重庆英才大会活动之一,农业领域的技术成果展正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展示。展示吸引20余家国内外涉农科研院所近100项适宜于重庆农业农村的技术成果。科技到底给农业生产带去了怎样的变化?采花椒的不再是“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传统的花椒采摘完
0评论2019-11-1114632
无刺新品种让芮城花椒提档升级
据了解,该基地拥有国内唯一的花椒资源圃,目前正在推广繁育的无刺花椒新品种,让芮城的无刺花椒提档升级,切实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法宝。义平花椒良种繁育示范基地的创办者,是今年49岁的大王镇残疾农民相义平。走出去,引回新品种 2007年,相义平牵头成立花椒专业合作社,用自己的名字为合作社命名,并把合作社地址选在了
0评论2019-11-11714
- 韩城:促进花椒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0评论2019-10-31
花椒受追捧 巧娘助脱贫
韩城日报记者 冯丽颖 冯翠红10月23日,农高会第二天,韩城展馆以独特的造型设计和丰富的展出内容吸引了大量客人,特别是作为我市农业支柱产业的花椒及衍生产品受到了热烈追捧。走进展区,一股浓郁的花椒味儿扑面而来。“我是被这味道吸引来的,太香了,远远都能闻到。”来自咸阳市的王宁告诉记者。展区内,巨大的用30斤花椒
0评论2019-10-29835
河南三门峡花椒大王致富不忘乡邻
在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有一位远近闻名的花椒种植能手李小蛋,多年来,他通过发展花椒种植,不仅自己率先脱贫,而且带动了乡亲们增收致富,被大家亲切的誉为“花椒大王”。今年67岁的李小蛋一直生活在高庙乡小安村,这里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干旱缺水,祖祖辈辈都是靠天吃饭。2003年,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工程,李小蛋积极响
0评论2019-10-28620
坐在花椒树下说说韩城的南强村
“南强一号” 开启致富之路 上世纪70年代,南强村掩映在绿水青山间,村里溪水潺潺,古槐葱茏,村民怡然自乐,长在山头的花椒树,与南强村人有着说不完的情愫。 在南强村人看来,山头上那些花椒树,之所以是他们引以为傲的“金蛋蛋”和“钱串串”,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开荒运动。1983年,南强村进入大量开荒时期
0评论2019-10-262025
甘肃武都:小花椒成为农民加速脱贫的“大产业”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王斌近年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按照“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巩固传统产业”的总体要求,紧紧依托武都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重点培育花椒优势产业。花椒产业已成为武都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今年武都全区花椒总产量预计达4200多万
0评论2019-10-252601
森林认证助力韩城花椒产业可持续发展
经济林产业调研座谈会 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改司于2019年9月底召开了经济林产业调研座谈会。应陕西省韩城市花椒局邀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认证研究中心胡延杰研究员到会讲解有关非木质林产品知识,系统地介绍了我国非木质林产品认证工作进展和成效,并详细解读了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标准的基本要求和认证程序
0评论2019-10-245954
河南省渑池县坡头乡的花椒产业发展之路
史明朝是河南省渑池县坡头乡不召寨村党支部书记。不召寨村距县城约8公里,共有5个自然村,349户1066口人,现有贫困户7户15人。不召寨村耕地多为干旱地,常年没水,2000年以前,曾是“撂礓地”“小雨不积水,遇旱不打粮”靠天吃饭的不召寨,小麦亩产最多不到500斤,亩收入不到500元,村民收入极低,不仅如此,群众吃水用水也
0评论2019-10-21982
东北亚餐饮产业盛会花椒大会在沈阳开幕
由沈阳市商务局、和平区人民政府支持,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东北亚餐饮产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东北亚餐饮产业盛会——第五届花椒大会,18日至20日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召开。会议现场据了解,花椒大会举办历时四年,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东北亚地区非常值得期待的亚洲餐饮交流盛会之一。本届花椒大会预计将召集五万来自全球的优秀餐
0评论2019-10-191093
花椒树种植的三个管理要点
提到花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花椒可是我们最常用到的调味料中的一种呢。它具有生长快,结果丰、收益大,用途广,栽培管理简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能保持水土等优点。而且花椒在我国很早就开始进行栽培了,分布的范围很广泛,那么,花椒树的种植方法有什么呢?下面就和大家来聊一聊。 1.花椒树的选址与栽植 ①花
0评论2019-10-181043
一个广东人与青花椒的不解之缘
广安市前锋区龙滩镇黄泥村,一个身穿牛仔裤Polo衫的中年男子正顶着39度的高温天气和村民们讲解种植花椒技术,黝黑的皮肤让他和乡村融为一体,唯有偶尔冒出来的粤语提示着他的身份。放弃产值近4000万元的广东纺织厂,扎根广安农村,一待就是12年;从工业到农业,从牛仔裤到青花椒……这位中年男子黄志标在广安拥有超7万亩的
0评论2019-10-172325
黔江土家山寨的“花椒大王”
“我们自身条件差,只能靠自力更生去硬拼。年纪大了打工困难,必须把挣到的钱拿回家,然后发展一个比较长远、还有效益的产业。”昨(16)日,在黔江区新华乡石钟村5组,正在烘焙花椒的郑仁超向笔者道出了边打工边创业的艰辛历程。把花椒幼苗栽到土里后,郑仁超仍然坚持外出打工挣钱。这是因为花椒投产后,需要钱购买烘干设
0评论2019-10-171702
- 陕西鸿顺祥花椒出口基地2019年生产花椒通过检测发往中国台湾
0评论2019-10-10
到山西平顺看看“电商脱贫”样本,花椒助力村民脱贫
59岁的王忠保在长治市平顺县下五井村住了一辈子,无儿无女,他总说,搁在前两年,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用上微波炉烤蛋糕,用智能手机发朋友圈。去年开始,平顺县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王忠保的无农药土地成了“试验田”,他种的十几颗花椒树成了村里重点帮扶对象。这样一来,收入也从前年的4000元一下涨到了去年的
0评论2019-10-052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