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175万亩花椒林撬动44亿元产值

   2025-08-28 IP属地 陕西渭南0
核心提示:8月25日,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红星村花椒基地里,连片的花椒树顺着山坡铺展,翠绿枝叶间缀满了青绿饱满的花椒果,空气中弥漫着独特而浓郁的椒麻香气。为避免花椒果实发黑影响品质,当地椒农摸索出了精准的采收节奏:每天清晨8点,天刚亮透就钻进椒林,双手握住树干轻轻摇晃,将叶片和果实上的露水抖得干干净净。等日头升高、林间潮气散尽,他们又背着竹篓回到地里,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花椒串剪下。红星村花椒基地。“我家有10多亩花椒林,今年长势特别好!一天能采近百斤鲜椒,按现在的收购价,每天入账五六百元。”红星村村民韦汉平
8月25日,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红星村花椒基地里,连片的花椒树顺着山坡铺展,翠绿枝叶间缀满了青绿饱满的花椒果,空气中弥漫着独特而浓郁的椒麻香气。
为避免花椒果实发黑影响品质,当地椒农摸索出了精准的采收节奏:每天清晨8点,天刚亮透就钻进椒林,双手握住树干轻轻摇晃,将叶片和果实上的露水抖得干干净净。等日头升高、林间潮气散尽,他们又背着竹篓回到地里,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花椒串剪下。

红星村花椒基地。
“我家有10多亩花椒林,今年长势特别好!一天能采近百斤鲜椒,按现在的收购价,每天入账五六百元。”红星村村民韦汉平一边把刚采的花椒装进三轮车,一边跟记者算起了收益账。
说起村里的变化,韦汉平感慨说:“十年前这山上尽是荒坡,石头多、土层薄,种玉米都收不了多少。现在种上花椒,荒坡变绿了,下雨天也没有水土流失了,我们还能在家门口挣钱,真是一举两得!”
作为我国高品质花椒重要产区之一,贵州虽因山区地形难以大规模连片种植,却凭借青花椒的浓郁麻味、红花椒的香麻风味,在行业内打响名号。
2020年,省委、省政府将花椒作为特色林业产业纳入全省十二大农业产业,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力度持续加码。省特色林业产业专班牵头全省花椒产业工作,加大花椒产业的省级财政投入力度,给予花椒项目贴息扶持;成立花椒产业联盟,促进全省花椒产业“抱团式发展”;出台《关于推动全省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花椒产业丰产栽培、产品深加工、营销与支撑体系等产业链条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椒农售卖花椒。
花椒的“喜钙、耐旱、适宜岩生”的特性,让其成为贵州生态治理的“好帮手”。在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工程中,花椒是当之无愧的主力树种——既让石漠化地区的裸露岩石被绿植覆盖,又让闲置的坡地产生了经济价值。2024年,全省花椒种植面积达175.5万亩,居全国第五位;产鲜花椒18.1万吨,产值44.3亿元,真正实现了“生态护山”与“产业富民”的双赢。
依托多样的气候条件,贵州花椒产业形成了红花椒、九叶青花椒、顶坛花椒多品种协同发展的格局。其中,“顶坛花椒”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精油含量高达12.6%,在我国现有青花椒品种中位居首位;而贵州西部高海拔地区产出的红花椒,因兼具浓郁香气与醇厚麻味,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贵州椒丰众鑫花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保鲜椒。
为持续夯实花椒产业优势,贵州从源头发力筑牢根基。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联合花椒企业成功培育出“黔椒1号”“遵红1号”“威宁红”等本地良种,解决品种支撑问题;推动基地精细化管理,制定花椒培育、加工等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让花椒产量与品质实现“双提升”。在加工端,玄德生物、晨光生物专注生产高浓度花椒精油;椒丰众鑫研发的保鲜椒,不仅走进国内大型商超,还远销日本、英国等国际市场;顶罈椒业通过设备技术改造,花椒调味品品质明显提升,年产能从3000吨提升至9000吨。
从黔北遵义到黔西南贞丰,从毕节高原到安顺石山,贵州花椒正以“高品质”为核心,在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小小的花椒果,不仅染绿了荒山,更富了百姓口袋,在“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道路上持续释放能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花椒资讯
  • hcxx
    加关注8
  • 让中国花椒走向世界
推荐图文
推荐花椒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中国花椒网银行帐号  |  下载花椒网app  |  花椒网服务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中国花椒网huajiao.cn花椒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摘自网络或为会员发布,免费提供网友阅读,未商业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0913-8563866删除。

中国花椒网


点击:下载中国花椒网手机app

提醒:调料行业骗子很多,建议大家最好现款交易,或通过花椒网担保交易。huajiao.cn二十年信誉保证您的交易安全。

业务电话:0913-8563866